
文 | 《BUG栏目》徐苑蕾
随着王健林交出实控权,正式步入“柯利明时代”。
但在易主的首年,万达电影的成绩单却难言乐观——近日,万达电影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其不仅营收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亏损额达9.4亿元。公司最核心的观影业务毛利率由正转负,每卖出一张电影票毛利亏损至少4元。这些业绩表现不仅反映了去年行业整体低迷的行情,也折射出控制权变更过程中的过渡期阵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绩面临压力,2024年万达电影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却同比增加54%至3495.75万元。其中,新任董事长陈曦以1017.25万元年薪位居榜首。万达系高管薪酬普遍下调,例如执行总裁陈洪涛虽然以763.91万元紧随陈曦其后,但其年薪较2023年的923.12万元减少近160万元。
卖票倒贴钱?观影业务毛利转负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万达电影营收123.62亿元,较2023年的146.18亿元下降15.44%。盈利方面,归母净利润由2023年的9.12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亏损9.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样不容乐观,从2023年的盈利7.18亿元降至2024年的亏损10.99亿元。
从单季度看,2024年第四季度,万达电影的业绩尤为惨淡:营收25.15亿元,同比下滑23.13%,环比下滑30.7%;归母净亏损11.09亿元,同比暴跌446.97%,环比降幅更是高达2104%。这一数据表明,在年末即便有国庆档、贺岁档的加持,公司不仅未能扭转颓势,反而因市场环境恶化进一步承压。
这也是自2022年以来万达电影再次陷入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局面,而背后原因与行业低迷及成本压力密切相关。
灵笼科技负责人宫黎表示,“去年爆款和黑马影片严重缺失,全年没有票房超过40亿元的影片,导致市场大盘票房下降,暑期档和国庆档票房均不及往年同期。”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电影票房425.02亿元,同比下滑22.6%,观影人次10.1亿,同比减少22.3%。
受票房下滑影响,2024年,万达电影占比超过5成的收入支柱——观影收入同比减少20.82%至66.87亿元,同时受观影人次下降影响,商品、餐饮销售收入同步下滑20.53%至15.45亿元。

与此同时,影院折旧、租金、人工等固定成本占比高,在收入下滑时难以大幅压缩,使得2024年万达电影观影业务毛利率由正转负。
报告期内,该业务营业成本为72.78亿元,毛利亏损约5.91亿元,毛利率为-8.85%,同比下滑13.17%。以万达电影去年观影人次1.4亿计算,这意味着,公司每卖出一张电影票,就会产生毛利亏损约4.2元。整体来看,2024年,万达电影毛利率为22.54%,同比下降5.15%,净利率为-7.6%,较2023年下滑约14%。

巨额商誉悬顶,资产负债率达70%
除了核心业务面临经营压力外,信用及资产减值等计提损失也影响了万达电影净利润的表现。
报告期内,万达电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67亿元,占利润总额的77.34%,较2022年的3.99亿元和2023年的2.73亿元显著增加。其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55亿元,计提上海万视可达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商誉减值1.96亿元。
万达电影的商誉问题一直是悬在其财务报表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截至2024年末,公司商誉余额仍然高达39.49亿元,占净资产比例达到57.2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院线行业高速增长期,万达电影通过大量并购迅速扩大规模,这些收购交易中支付的溢价形成了巨额的商誉资产。然而,随着电影市场增长放缓,这些被收购资产的盈利能力大不如前,商誉减值风险随之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核心业务造血能力的急剧弱化,进一步加剧万达电影现金流的压力。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6亿元,较2023年的44.23亿元下滑63.82%。
但与此同时,万达电影资产负债率仍处于行业高位,达到70%。从财报可以看到,2024年公司债务状况呈现出短债攀升、长债收缩的结构。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货币资金为36.23亿元,同比增加14.74%,短期借款从2023年末的14.01亿元进一步增加至24.73亿元,同比增加76.4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则从10.08亿元微降1.3%至9.56亿元,货币资金只能勉强覆盖短债。
新任董事长年薪千万,万达系高管薪酬普降
万达电影的控制权变更堪称2024年中国影视行业最受关注的资本事件之一。2023年12月,万达文化集团、北京珩润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及王健林与儒意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其合计持有的公司控股股东万达投资51%股权转让予儒意投资。
本次控制权转让于2024年4月完成,中国儒意董事长柯利明正式取代王健林成为万达电影实际控制人,标志着万达系对这家上市影企长达9年的掌控画上句号。
伴随股权变更的是董事会的洗牌。2024年1月,柯利明的长期合作伙伴、中国儒意董事陈曦(本名陈祉希)出任万达电影董事长、总裁,其曾参与《人再囧途之泰囧》、《唐人街探案》、《你好,李焕英》等影片的制作。而公司原董事长张霖、原董事尹香今及监事王大治离任。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业绩面临压力,但是2024年万达电影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获得的税前报酬却有所增加,总额为3495.75万元,同比增长54%,平均薪酬为205.6万元,2023年总额为2271.1万元,平均薪酬为189万元。
其中,陈曦以1017.25万元年薪位居榜首,万达系留任的执行总裁陈洪涛以763.91万元紧随其后,新任董事龚峤以489.04万元位列第三。不过,万达系高管薪酬普遍下调,如陈洪涛年薪较2023年的923.12万元减少159.21万元,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黄朔年薪减少55.6万元,缩水幅度普遍在10%-20%之间。

结语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儒意系对万达电影的收购具有战略协同意义,新管理层也在试图降低公司对传统电影行业收入的依赖。
作为以内容判断力见长的投资人,柯利明将儒意系中等体量、高回报率的投资哲学带入万达电影,在内容层面给予万达电影更多支撑。财报显示,2024年,万达电影的电影制作发行相关业务收入虽然占比仅为2.29%,但其参与投资出品的《维和防暴队》《抓娃娃》等影片均实现盈利,营收从上年的3.34亿元增加至6.2亿元,同比增幅为所有业务板块中最高,达到85.49%。
此外,游戏发行及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也超过50%,达到5.83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4.72%。子公司互爱互动积极深化海外布局,海外发行收入占比提升至62%,游戏业务的高增长和高毛利特性,使其成为万达电影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宫黎看来,虽然当下万达电影仍然面临着经营压力,但是从长期战略看,柯利明入主后,公司的发展路径规划已经逐渐清晰,短期通过降本增效稳定基本盘,中期强化内容制作能力与多元化收入,长期增长则仍需依赖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影视+游戏+衍生品的娱乐生态。